当前位置:首页 > 运动养生 > 正文内容

动要适当 静要得法

慧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运动养生412
古人强调“养生要善于习动”,习动的关键就在于一定要掌握好“动要适度”。养生,又要“善于习静”。

谁都知道一句名言:“生命在于运动。”那么,怎样运动锻炼呢,是不是动得越多,身体就越好呢?关键就是:动要适当,静要得法。

无论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,都不可过度,《博物志》说得明白:“常小劳,勿过度。”过度的活动和过度的静逸一样,都有害于人,使人生病,催人早死,正如《孔子家语》所说:“逸劳过度者,疾共杀之。”

现代研究也表明,长期过于剧烈的运动,是使人难以长寿的一个原因。美国学者托萨马斯对不同职业的平均寿命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:超级球星和拳击手的寿命与学术上有成就者相比,平均要短8岁以上。所以,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“健康四大基石”的第二大基石就讲运动,但在运动之前特别加上了“适量”两个字,称为 “适量运动”。

近年关于运动与健康研究的一大突破,就是认识到只有轻度和中度的运动,才有益于健康。快走、慢跑、跳绳、跳舞、做操、练拳、滑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都是适宜的运动项目。这类运动属于“有氧代谢运动”。在运动过程中,经过心、肺的努力,适当加快呼吸和心跳,就可以满足四肢肌肉对氧气需求的增加,机体中氧气的供需处于动态平衡状态。这类轻、中度运动,可以健身、健心、健美。

过分剧烈的竞技性运动,诸如拳击、100米赛跑,以及跳高、跳远、举重等高强度短时间使用爆发力的竞技运动,则属于“无氧代谢运动”。在运动过程中,尽管心、肺用尽全力增加对四肢肌肉的氧气供应,仍然无法满足四肢肌肉急剧增加的氧气需求,于是大脑、肝、肾和胃肠的血管被迫收缩,把血液“挤”出来以供应四肢肌肉,这些重要内脏的自身却处于缺氧状态。所以这类剧烈运动,不仅无益于人,反而危害健康。

古人强调“养生要善于习动”,习动的关键就在于一定要掌握好“动要适度”。养生,又要“善于习静”,这习静的关键又是什么呢?

有人以为,“静”就是静而不动,四肢休息,因而喜欢卧床,或久久呆坐。对于身体劳累的人,固属必要,有助于恢复体力。对于患病的人,也有助于治疗,特别是对急重病人就尤为重要。然而,只是放松肢体,静而不动,还不是完全的“静”,因而对养生或治疗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
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,成天卧床或久久呆坐,往往杂思泛起,甚至百念丛生,本想保养身体,反而弄得头昏脑涨,四肢乏力。所以养生保健的气功锻炼,在要求放松全身肌肉的同时,尤其强调要排除杂念,集中意识,达到“入静”的境地。

当然,也许我们没有条件天天去练气功,那么怎样才能做到“静”呢?关键就在“心神专一”。有人以为勤动脑筋的人会短寿,其实不然。俗话说,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,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位大思想家,个个年逾古稀,孟轲和庄周都活了83岁,而墨翟则年逾九旬。世界著名的科学家,长寿的也相当多,例如米丘林活了 80岁,牛顿活了85岁,巴甫洛夫活了86岁,罗素活到98岁。“发明大王”爱迪生,创造发明一千多项,他也活到84岁。所以,只要养生得法,勤动脑者也长寿,因为他们“心神专一”,就是“入静妙法”,有助于健康长寿。

保健养生、延年益寿要注意入静,调养疾病也要注意入静。因为患病之后,特别是久病不愈,往往思前想后,顾虑多端,极易产生忧郁、急躁、恐惧等不良情绪。如不注意排除杂念,专意保养,即使整日休息或到疗养院休养,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。著名医家李梃对于肺痨病人的调养就说得十分生动具体:“不幸患此疾者,或入山林,或居静室,清心静坐,常焚香叩齿,专意保养,节食戒欲,庶乎病可断根,若不遵此禁忌,服药不效。”这里就十分强调一个“静”字:居处的房间要静;进入山林之中,除了吸取新鲜空气之外,也是为了静;坐而不动,当然还是静;但还不够,尚需清除杂念,做到“清心”,才是真正达到入静的境地,才称得上“专意保养”。只有这样,再配合服药,才能取得良效。

这样看来,“动”要动得适当,“静”要静得得法,而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动静结合,在日常的生活安排中,要把动与静调配适当,还是全国百岁健康老人苏局仙说得好:“人的养生法只有动静二字,动静合一,劳逸相济。”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;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,谢谢!

本文链接:http://hmseo.cn/469.html

标签: 标签1标签2
分享给朋友:

“动要适当 静要得法” 的相关文章

适合办公一族的松肩操

不经常运动的人,特别是办公室工作人员,因为用电脑的缘故,双肩容易紧张而不能松沉,乃至影响到颈椎和整个后背,好像背着重物。 不经常运动的人,特别是办公室工作人员,因为用电脑的缘故,双肩容易紧张而不能松沉,乃至影响到颈椎和整个后背,好像背着重物。从外表看来,这类人双肩习惯性上耸,即所谓的“架肩”,长...

健康运动操 增强体质畅身心

呼吸操:坐在椅子上,闭眼,并拢双腿。一手放大腿,一手放腹部,收下颌,脊椎伸直。用鼻子吸气,并用力扩展喉和胸,使气充满胸、腹部,让肚子鼓起。 适度运动可以使心肌发达,收缩有力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脏的活力及肺脏呼吸功能。可促进和改善体内脏器自身的血液循环,有利于脏器的生理功能,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...

冬季动静相结合的养生运动

冬季动静相结合的养生运动

冬季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对减弱,应适当运动,以增强心肺功能,抗御寒冷。 冬季人体的生理功能相对减弱,应适当运动,以增强心肺功能,抗御寒冷。这里为你推荐了几种适合冬季宜动又宜静的养生运动。 瑜伽:柔软的身体语言 瑜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与身心相关的疾病。瑜伽最大的特点是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练习,对...

秋季可逐渐进行一些耐寒锻炼

俗话说:春捂秋冻。秋季时期可以逐渐进行一些耐寒锻炼,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,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。 俗话说:春捂秋冻。秋季时期可以逐渐进行一些耐寒锻炼,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,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。 耐寒锻炼项目的选择包括:登山、步行、太极拳、洗冷水浴、骑自行车,锻炼者可...

运动时出现头昏的原因及处理办法

运动时出现头昏、头晕或头痛者,有的时候是单独出现,但更多的是伴随脸色苍白、肢体无力,出汗过多,恶心,甚至呕吐等症状。当这些症状明显时常常被迫停止锻炼。 运动时出现头昏、头晕或头痛者,有的时候是单独出现,但更多的是伴随脸色苍白、肢体无力,出汗过多,恶心,甚至呕吐等症状。当这些症状明显时常常被迫停止锻...

每天坚持运动锻炼的心得体会

每天坚持运动锻炼的心得体会

  如果你拿这个问题问健身老司机,那可能得到的答案是:很爽!如果你去问一个刚开始运动才几次的新手,得到的答案可能是:累死了!可见,同样的问题,对于不同阶段的健身者,会有截然不同的切身体验。所以,我们不妨从不同的运动阶段来看看,“每天坚持运动锻炼”可能带来的不同体验和不同结果。初级阶段:健身淘汰期! ...